川味十足!一文带你看懂成都大运会开幕式上的文化元素
2023-07-29 05:41:28
来源: 腾讯网
7月28日晚,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四川省成都市隆重举行。开幕式倒计时以“礼赞阳光”为主题,开幕式全程展现出众多体现四川地方特色的文化元素,比如太阳神鸟、蜀锦、芙蓉花等,让人印象深刻。
太阳神鸟
(资料图)
开幕式上,中国文化遗产标志“太阳神鸟”穿越时空翩飞而至,尾翼旋转,放射出12道金色光芒,全场从数字“12”开始倒计时。
2001年,成都金沙遗址出土了一枚圆形黄金饰品,灵动传神。其图案镂空,分内外两层,内层周围等距分布12条旋转的齿状光芒,象征太阳;外层由4只鸟首足相接,呈逆时针飞翔,令人联想到“金乌负日”的美丽传说。
开幕式倒计时在太阳神鸟光芒中开启,既彰显了中国人自古以来和谐包容、追求光明的精神品格,也表达出对全世界大学生如阳光般灿烂温暖的美好祝愿。
为什么选太阳神鸟作为开幕式主导形象?成都大运会开幕式总导演陈维亚对新华社记者介绍,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,同时它有一种精神象征,所以它必然成为开幕式的主导形象。从开幕倒计时第一秒开始它就出现,一直到最后点火。没有太阳神鸟,这个圣火就完不成点火。
开幕式文学总撰稿乔卫说,太阳神鸟它有汇聚、光芒、飞翔这些概念。它虽然可以说是中国古人对于时间、空间的一种认知,但如果放到整个大的人类文明背景当中,我们会发现,这样一种非常强烈的对于天空、对于阳光、对于未来的一种强大力量、一种凝聚力、一种奋进的感觉,正是大运会所需要的。
芙蓉花
焰火在空中打出倒计时数字,结束时空中芙蓉花绽放。芙蓉花是成都市市花。1000多年前,芙蓉花种遍成都全城,每到秋季,芙蓉花开,满城锦绣,花香四溢。成都也有了一个别称,芙蓉城,简称“蓉城”。
蜀锦
大学生运动员踏上了中国蜀锦为他们铺就的锦绣之路、梦想之路,内含“前程似锦”的美好祝福。
蜀锦是一种盛产于四川成都地区的丝织物,有2000多年的历史,与云锦、宋锦、壮锦并称为中国“四大名锦”。蜀锦采用重经多纬技术,呈现结构有平纹、斜纹、缎纹以及这几种结构的变化组合。蜀锦兴于春秋战国,繁盛于汉唐,因产于蜀地而得名。
小辣椒
“小辣椒”引导员服装,以四川辣椒为设计灵感,颜色以热烈活泼的辣椒红为主色,突出成都火热的城市个性。
引导员服装以蜀锦为核心设计元素,纹样取自于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所藏的宋代“灯笼锦”。
蓉宝
大运会吉祥物蓉宝,以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大熊猫“芝麻”为原型创作,面部构思参考了传统艺术瑰宝——川剧的脸谱样式。
▲大熊猫“芝麻”本尊照。
蓉宝的耳朵、眼睛、尾巴呈现火焰形态,将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与热情的火焰元素融为一体,全方位多视角凸显了“火”这一天府文化中的重要标签:火是火锅美食滚沸的动力、是川剧吐火绝技惊艳的点睛之笔,更是成都人热情奔放的性格写照。
金沙石磬
文体表演《青春之光》中,3000年前的金沙石磬被敲响。
金沙石磬,2006年6月10日出土于成都金沙遗址,是距今3000多年商周时期的石器。石磬长109厘米、宽57厘米、厚4厘米,为目前中国商周时期石磬中体量最大的一件,至今仍可敲击发音,其音质纯美悦耳。石磬体现了古蜀王国祭祀活动的隆重与庄严,也使蜀地“未有礼乐”的认识成为过去。
青铜纵目面具
开幕式舞蹈表演中,演员的造型来源于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青铜人像。演员们戴的面具原型是青铜纵目面具,同样来自于三星堆遗址。
青铜纵目面具,1986年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,年代为商代晚期,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。青铜纵目面具高66cm、宽138cm,有着“千里眼”“顺风耳”之誉,是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、最宏伟壮观的一件。“纵目”体现了远古人类对极目千里神力的想象。
上游新闻综合新华网、新华社微博视频号、人民网等 图片来源/新华网、人民日报、央视新闻截图
编辑:朱亮
责编:李洋
审核:冯飞
[责任编辑:cqsh]